🌿 中醫如何調理腸胃健康?
- Fion
- 4月10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從脹氣到排便問題,全面改善消化功能
腸胃好,身體才好。腸胃健康是整體健康的根基,如果消化出問題,不僅影響食慾與排便,還會連帶影響睡眠、情緒、皮膚、免疫力與精神狀態。中醫認為「脾為後天之本」,脾胃功能是否健全,決定了氣血是否充足,也就影響整體身體機能。
在我們診所,我們幫助了許多患者處理以下常見腸胃問題:
• 吃完飯容易脹氣
• 排便稀爛、不成形
• 便秘、大便乾結
• 消化敏感、腸躁症狀
• 胃口差、消化慢
📚 中醫如何看待腸胃問題?
中醫認為腸胃消化主要由「脾」與「胃」主導,胃主受納腐熟,脾主運化水穀精微。若脾胃虛弱,氣血無法生化,便會出現消化不良、疲倦、便溏、脹氣等症狀。
常見的幾種腸胃失調證型:
1. 脾氣虛弱型:疲倦乏力、胃口差、易腹瀉或便稀、飯後脹氣
2. 胃熱或胃寒型:胃灼熱、反胃、胃脹、食慾異常
3. 肝脾不和型:情緒壓力引起的腸躁症狀,常見腹瀉與便秘交替、易腹脹
4. 濕困中焦型:舌苔厚膩、身重乏力、口淡黏膩
5. 陽虛型:腹部怕冷、晨瀉、水腫
6. 陰虛型:口乾、大便乾硬、便秘、胃熱感
🌿 我們如何調理您的腸胃?
1. 中藥調理
我們根據每位病人的體質辨證開方,選用性質平和、無副作用的草藥來:
• 健脾益氣
• 化濕導滯
• 理氣止脹
• 滋陰清熱
• 通便或止瀉
常用草藥包括:
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山楂、麥芽、神麴、黨參、山藥、黃耆、蓮子、砂仁、厚樸等。
我們提供藥粉(濃縮顆粒)或湯包形式,方便日常服用。
健脾益胃湯包:
2. 針灸調理
透過針灸可幫助:
• 調整脾胃運化功能
• 改善腸胃蠕動
• 舒解情緒壓力對腸胃的影響
• 緩解脹氣、便秘、胃脹、腸躁等
常用穴位如:
足三里(ST36):增強消化與免疫力
中脘(CV12):調整胃氣、消脹
脾俞、胃俞、天樞、神闕、內關、合谷、肝俞、太衝等
3. 小兒推拿
若小孩腸胃弱,常腹瀉、積食、胃口差,我們提供溫和的小兒推拿療程,能有效改善:
• 食慾差
• 腹部脹滿
• 夜間磨牙
• 消化不良
4. 飲食與生活建議
我們會為每位病人提供生活建議,例如:
• 避免冷飲、寒涼、生冷食物
• 三餐定時,不過飢過飽
• 減少甜食、油炸、乳製品(濕重者尤忌)
• 避免熬夜與過度壓力
• 飯後散步,幫助消化
🎁 歡迎預約免費諮詢
若您或家人長期有腸胃不適,歡迎到我們診所進行免費初診諮詢,中醫師將根據您的體質、病因、生活習慣提供專屬調養方案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