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統中醫治療不孕症
- Fion
- 2月12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什麼是不孕症?
不孕症一般定義為一年內在正常無保護性交的情況下未能懷孕。不孕症可分為兩種類型:
初級不孕症:指女性從未懷孕過。
次級不孕症:指女性曾經懷孕過,但現在無法再次懷孕。
不孕症的原因
不孕症可能由女性因素、男性因素或雙方因素引起。根據研究:
女性因素 約佔不孕症病例的 40%。
男性因素 約佔 30-40% 的病例。
雙方因素 占 10-20% 的病例。
對雙方進行全面的醫學檢查是確定不孕症根本原因的關鍵。
女性不孕症的常見原因
排卵異常(25-35%):包括無排卵(缺乏排卵)或黃體期不足(黃體功能不全)。
輸卵管因素:阻塞或部分阻塞的輸卵管佔女性不孕症的近一半。
子宮因素:如先天性子宮異常、子宮肌瘤、子宮內膜炎、子宮結核、子宮內膜息肉、宮內粘連或子宮內膜接納性差等情況,均可能影響胚胎著床。
其他因素:陰道問題、免疫相關不孕症、心理因素、性功能障礙及染色體異常等也可能對不孕症產生影響。
中醫如何治療不孕症?
辨證施治
中醫將不孕症分類為不同的證型,常見的證型包括:
腎虛:由於腎精不足,生殖功能弱。
肝氣鬱結:由情緒壓力導致激素失衡。
血滯胞宮:生殖通道阻塞影響胚胎著床。
痰濕內阻:代謝不良導致激素紊亂。
中醫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溫補腎氣,調理氣血,調和沖任二脈,以恢復生殖平衡,增強生育能力。
結合疾病診斷與中醫辨證
1️⃣ 排卵異常(無排卵,黃體期不足)
治療的重點是補腎氣,平衡腎陰陽,調理腎-天癸-沖任-子宮的生殖軸,促進排卵。
常見中醫證型及治療方法:
脾腎陽虛:強化陽氣,溫暖子宮。
肝腎陰虛:滋補陰液,促進卵子質量。
腎虛血瘀:活血化瘀,促進血液循環。
腎虛痰濕:化痰除濕,調節激素。
腎虛肝鬱:緩解壓力引起的排卵問題。
2️⃣ 輸卵管堵塞
中醫證型包括氣滯血瘀、濕熱瘀阻、腎虛血瘀及寒凝血滯。
治療強調活血化瘀,通利氣血,疏通輸卵管。
治療方法包括口服草藥、針灸及艾灸。
3️⃣ 免疫相關不孕症
當免疫系統攻擊精子、卵子或胚胎,導致著床失敗時,中醫辨證為腎虛血瘀、陰虛火旺、氣滯血瘀及濕熱互結。
治療包括草藥療法調節免疫功能,協調生殖激素,通常能獲得有效的治療結果。
腎虛補益與月經週期調理療法
這種中醫療法與卵巢週期(卵泡發育、排卵、黃體期、黃體退化)相符。
主要重點:補腎氣,滋養腎陰,促進卵泡生長,增強雌激素水平,改善卵子質量,優化黃體期功能。
這種方法在治療排卵異常方面已顯示出顯著的成功。
中醫與輔助生殖技術(ART)
結合中醫與試管嬰兒(IVF)或人工受孕(IUI)可提高成功率。
中醫可以改善卵子質量、增強子宮內膜接納性,調節激素水平,創造更有利於受孕的環境。
這種綜合治療方法在不孕症治療中具有很大的潛力。
結論
中醫提供了一種全方位的方法,通過針對根本原因並恢復身體的生殖平衡來治療不孕症。結合草藥療法、針灸及生活方式調整,中醫不僅能增強自然懷孕的機會,還能為輔助生殖技術提供有力支持,提升成功率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