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🌿 經前綜合症與肝腎不和】月經前易感冒、情緒波動、脅肋痛怎麼辦

  • 作家相片: Fion
    Fion
  • 4月6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不少女性在月經來臨前出現一系列不適症狀,如容易感冒、情緒起伏不定、脅肋脹痛等,這些在中醫來看多屬於「肝腎不和」所致。



📌 中醫理論解析:肝腎關係與經前症狀


中醫認為:「肝主疏泄、生血」、「腎藏精、主生殖」,月經來潮前,肝血運行活躍,若肝氣鬱結或肝腎失調,就會出現情緒不穩、經前感冒、經痛等表現。


這種「肝腎不和」的情況常見於:


✔ 青春期少女(初經未調)

✔ 工作壓力大、情緒易波動者

✔ 有肝鬱體質或月經不調女性



💢 經前常見症狀與機轉:


1️⃣ 經前易感冒、畏風發冷

• 屬於正氣不足、衛氣不固所致

• 月經將至時,氣血聚於胞宮,體表防禦力下降,容易受風寒侵襲

• 表現為鼻塞、咳嗽、怕冷、喉嚨癢等「經前感冒」


2️⃣ 脅肋脹痛、乳房脹、情緒低落或煩躁

• 多為肝氣鬱結所致

• 肝氣橫逆犯脾,可見消化不良、腹脹、腹瀉

• 肝氣不舒會影響情緒與睡眠品質


3️⃣ 腰痠、白帶多、體虛、月經來晚

• 屬腎氣不足,難以推動氣血順暢運行



💡 推薦方劑:小柴胡湯調肝解鬱


《傷寒論》中的小柴胡湯具有疏肝解鬱、調和營衛、和解少陽的功效,適用於:

• 情緒起伏(煩躁、易怒)

• 經前感冒症狀(怕冷、頭痛)

• 脅肋脹痛、乳房不適

• 消化不良、口苦口乾


🎯 特別推薦使用對象:


🔹 青春期少女:可在月經前一週開始服用小柴胡湯,連續調理 2–3 個月經週期

🔹 壓力大、肝鬱氣滯女性:配合香附、玫瑰花、鬱金、柴胡使用,更能行氣解鬱


注意

• 小柴胡湯不宜長期服用,需根據症狀週期性調整

• 若有明顯陰虛火旺(煩熱、口乾、月經量少),應避免單用,需加養陰清熱藥如:知母、麥冬、女貞子等

• 若經前白帶多、易腹瀉,應加強健脾補腎如:山藥、白朮、杜仲等


💬 中醫師貼心建議:


👉 建議經前症狀明顯者提早 5–7 天開始調理

👉 配合生活作息調整、舒壓運動如瑜伽或太極

👉 飲食避免辛辣刺激,多補充鐵質、葉酸、B 群等營養素


💡 若你或家人經前常感不適,不妨諮詢專業中醫師為你辨證論治,量身定制專屬調理方案。


📩 歡迎留言或私訊查詢




 
 
 

Comentários


bottom of page